[吉祥物運用,旺財聚福][吸水如意象][大師設計,助您催旺運勢]
吸水如意象:吉祥物招財納福妙方


自古以來,大象被視為祥瑞神獸,象徵著吉祥、如意。其敦實外形與温順個性,更賦予其穩重與團結的象徵意義。
設計理念:招財象與流水寓意
麥玲玲大師設計的「吸水如意象」,以招財象為設計核心。象與祥諧音相近,而根據風水學説,「水為財」,因此大象便成為招財納福的吉祥物。
精美擺件:漢白玉與玉缽
手工木座上擺放著兩隻以漢白玉雕琢的招財象,並在中央放置一個迷你玉缽。
- 左象吸財:左邊大象象鼻朝下,象徵吸取鄰近財氣。
- 右象納運:右邊大象象鼻朝上,表示納取遠方財運。
- 玉缽聚福:迷你玉缽寓意盆滿缽滿,財富豐盈。
擺放方式:面水吸財
吉祥物配合窗外景觀使用,放置於窗邊一隅。招財象面朝水源方向,寓意財源廣進,招財納福,為居家風水的招財妙方之一。
特徵 | 含義 |
---|---|
漢白玉招財象 | 吉祥瑞獸,招財納福 |
下垂象鼻 | 吸取近處財氣 |
上揚象鼻 | 納取遠方財運 |
迷你玉缽 | 盆滿缽滿,財源滾滾 |
木座底座 | 穩固基礎,寓意穩重 |
窗邊擺放 | 面向水源,聚財生旺 |
白玉大象:藝術與信仰的瑰寶
緒論
白玉大象,其晶瑩潔白的外表和令人著迷的象徵意義,在藝術和信仰領域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從古至今,它們作為珍貴的工藝品、權力的象徵和精神寄託,一直受到人們的珍視。
歷史與起源
最早的白玉大象雕塑可以追溯到中國商朝(約西元前1600-1046年)。當時,大象牙被認為是稀有的寶物,僅供王室享用。隨著時間推移,玉石成為雕刻白玉大象的主要材料,其温潤通透的光澤更能突顯大象的莊嚴神聖。
文化意義
在大象文化的背景下,白玉大象承載著豐富的象徵意義。大象在東方文化中被視為智慧、力量和吉祥的象徵。它們與雨水有關,被認為能夠帶來豐收和繁榮。因此,白玉大象經常被贈送作為祝福和好運的禮物。
在佛教中,白玉大象也具有特殊的意義。傳説中,悉達多太子降生時,有一隻巨大的白象從天而降,以象鼻向天噴灑甘露。此後,白玉大象便成為象徵著佛陀降生和普渡眾生的神聖動物。
製作工藝
白玉大象的雕刻是一門精細的技術。首先,工匠需要挑選品質上乘的玉石,其色澤均勻通透,質地細膩無暇。接著,通過觀察和臨摹大象的形態,將玉石雕琢出逼真的外形。最後,工匠會仔細拋光打磨,讓白玉大象呈現出温潤如玉的光澤。
為了更詳細地呈現白玉大象的製作工藝,以下表格列示了各個步驟:
步驟 | 説明 |
---|---|
選材 | 挑選品質上乘的玉石,色澤均勻通透,質地細膩無暇 |
設計 | 觀察和臨摹大象的形態,規畫雕刻圖樣 |
雕刻 | 使用細緻的雕刻刀,將玉石雕琢出大象的外形 |
細修 | 使用各種雕刻工具,細緻化大象的五官和細節 |
拋光 | 反覆打磨玉石表面,去除多餘的石屑,營造光滑如玉的外觀 |
著名作品
歷史上留下了許多精美的白玉大象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
- 台北故宮博物院白玉大象:由清朝乾隆年間著名工匠創作,高達1.48公尺,是世界最大的白玉大象雕刻之一。
- 北京故宮博物院白玉交鼻象:一對交鼻的大象雕刻,由清朝著名工匠楊玉成創作,象徵著吉祥如意。
- 南京博物院白玉卧象:一隻卧於蓮花座上的大象,由清朝道光年間著名工匠周斌創作,展現出温潤安詳的意境。
收藏價值
白玉大象由於其藝術價值和象徵意義,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精品白玉大象往往在拍賣市場上拍出天價。例如,在2014年蘇富比拍賣會上,一對清乾隆白玉交鼻象以超過1億港幣的價格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