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字釋義
一、漢語讀音
- 簡體字:陳(chén)
- 繁體字:陳
二、字源


甲骨文中的「陳」字由「阜」和「東」構成。「阜」表示土堆,而「東」表示生長五穀的田地,所以「陳」的本義為「方塊形田地」。
三、五行屬性
根據漢語五行的説法,陳字五行屬火。
四、釋義
- 陳設、排列:設置、放置。
- 陳列、展示:展示、展覽。
- 述説、陳述:敍述、表達。
- 陳情、申辯:闡述自己的意見或情況。
- 舊的、陳舊:時間久遠,失新。
- 治理、管理:處理、安排。
- 推陳出新:去除舊的,帶來新的。
五、在人名中的寓意
陳字在人名中常用,寓意著:
- 井井有條:辦事有條理。
- 能言善辯:擅長表達,口才好。
- 通情達理:善於體恤他人,明辨是非。
六、其他用法
- 姓氏(中國常見姓氏之一,排名第18位)
- 地名(如河南省陳留縣)
- 朝代名(557年—589年,南朝最後一個王朝)
七、五行相關字
五行屬火的字:丙、丁、巳、午、炎、熱、火、燃、煌、烈、熾、爍、煥、熠、煌、燿、輝、灼、燦、煒、赫、烘、煦、暖、燻、焦、煉、熔、焚、爆、炸、燃、煮、燒、烤、炙、燉、煎、炒、炸、爆、爍、熠、煌、煒、赫、烘、煦、暖、燻、焦、煉、熔、焚、爆、炸
五行 | 字 | 筆劃 | 拼音 | 釋義 |
---|---|---|---|---|
火 | 炎 | 12 | yán | 火焰 |
火 | 炬 | 14 | jù | 火把 |
火 | 熔 | 18 | róng | 熔化 |
火 | 煉 | 12 | liàn | 錘鍊 |
火 | 爐 | 11 | lú | 燃燒器 |
火 | 焚 | 10 | fén | 焚燒 |
火 | 燥 | 10 | zào | 乾燥 |
火 | 烘 | 18 | hōng | 烘乾 |
火 | 煦 | 17 | xǔ | 温暖 |
火 | 灼 | 15 | zhuó | 灼傷 |
火 | 熾 | 18 | chì | 旺盛 |
陳五行:一位影響近代中國思想的關鍵人物
陳五行簡介
陳五行(1850-1933),字季同,晚號復生,湖北江陵人。他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陳五行一生經歷坎坷,早年參加過太平天國運動,後又從事維新變法。清末新政時期,他擔任過翰林院編修、御史等職。辛亥革命後,他出任湖北軍政府都督,並積極參與共和建國。
思想主張
陳五行是一位思想家,他主張變法維新,認為中國必須向西方學習,推行民主、科學。他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制度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必須進行改革。陳五行還主張廢除科舉制度,創辦新式學堂,培養現代化人才。
教育實踐
陳五行是一位教育家,他認為教育是立國之本,重視創辦新式學堂。他曾創辦過京師法政專門學堂、湖北法政學堂等新式學堂,培養了一批優秀的知識分子。陳五行還主張女子教育,認為女子有接受教育的權利。
政治活動
陳五行是一位政治家,他積極參與辛亥革命,推動了中國的民主化進程。清末民初,他擔任過湖北軍政府都督,湖北省省長等職,為湖北省的建設發展做出了貢獻。陳五行還曾擔任過國會議員,積極參與政治活動,推動共和建國。
陳五行生平的主要成就
時期 | 事件 |
---|---|
1850-1853 | 參加太平天國運動 |
1895 | 參加公車上書運動 |
1898 | 任翰林院編修 |
1905 | 任御史 |
1908 | 創辦湖北法政學堂 |
1911 | 參加辛亥革命 |
1912 | 任湖北軍政府都督 |
1920-1933 | 任國會議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