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尾篤麥師傅燒烤場易主,平價任食燒烤兼打邊爐登場
「燒烤狂歡季即將來臨,然而大尾篤麥師傅燒烤場卻在中秋前悄然落幕,讓無數烤肉愛好者遺憾不已。」
儘管麥師傅燒烤場原址已轉讓,但麥師傅精心研製的各式美味仍可在大埔墟門市品嚐。而原址則將化身為平價任食燒烤和炭火打邊爐勝地,每位僅需 $178,即可暢享 4 小時美食盛宴。


大欖燒烤負責人阿揚透露,原麥師傅燒烤場正進行裝修,預計於 12 月重新開業。雖無緣中秋烤肉,但聖誕慶祝將更有新意。裝修後的場地將擴大食物區並增設新的廁所,提供更舒適的用餐環境。
此外,跳彈牀等兒童遊樂設施將被移除,改為自助餐式取餐,讓顧客自主挑選美味佳餚。阿揚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一個更寬敞、更適合家庭聚會的用餐環境。」
特色 | 詳情 |
---|---|
麥師傅原址 | 轉讓為平價任食燒烤+炭火打邊爐 |
經營者 | 大欖燒烤 |
價格 | $178/位 (4 小時任食任飲) |
預計開業 | 12 月 |
營業範圍 | 自助取餐、炭火烤肉、打邊爐 |
兒童遊樂設施 | 移除 |
大埔墟門市 | 繼續營業,售賣各式醃製肉品 |
麥師傅:現代建築的先驅
麥師傅(又稱麥當勞兄弟),是現代建築的先驅,他們設計出簡潔、高效的建築,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和經濟需求。
起源與早期生涯
麥師傅,由理查德·麥當勞(Richard McDonald)和莫里斯·麥當勞(Maurice McDonald)兩兄弟於 1940 年創立。他們原先經營一家小餐館,但很快就意識到需要改進服務速度和效率。
標誌性創新
麥師傅最著名的創新之一是引入得來速(drive-through),這項服務讓顧客可以在不下車的情況下點餐和取餐。除此之外,他們還開發了組裝線式廚房,將點餐和製作流程標準化,以加快出餐速度。
建築設計
麥師傅的餐廳設計以其標誌性的黃金拱門聞名,該拱門於 1961 年被註冊為商標。拱門象徵著餐廳的出入口,也成為快餐文化的代名詞。麥師傅的餐廳通常採用金屬和玻璃建材,呈現出現代且簡約的風格。
建築特色
特色 | 説明 |
---|---|
得來速 | 顧客可以在車內點餐和取餐 |
組裝線式廚房 | 將點餐和製作流程標準化 |
黃金拱門 | 餐廳的標誌性標誌 |
模組化設計 | 便於快速組裝和拆卸 |
環境友善 | 重視能源效率和可持續性 |
全球影響
麥師傅於 1967 年通過特許經營方式開始全球擴張,並迅速成為全球最大的快餐連鎖店之一。隨著在全球範圍內的擴張,麥師傅的建築設計也影響了當地文化和景觀。
挑戰與爭議
麥師傅的成功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和爭議。餐廳的標準化設計有時會被批評為乏味和缺乏個性。此外,麥師傅也曾因其食品的營養價值而受到批評。
結論
麥師傅是現代建築和快餐文化的標誌性代表。他們以標誌性的黃金拱門、得來速服務和組裝線式廚房,徹底改變了用餐體驗。儘管面臨一些挑戰和爭議,麥師傅的設計創新和全球影響力持續影響著建築界和社會。
延伸閲讀…
大尾篤麥師傅燒烤場結業!師傅年紀大難兼顧將原址轉讓新 …
大尾篤麥師傅燒烤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