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盤正針二十四山 | 方位 | 五行 | 度數 | 八卦宮 |
---|---|---|---|---|
甲 | 東方 | 木 | 75° | 震 |
卯 | 東方 | 木 | 45° | 震 |
乙 | 東方 | 木 | 15° | 震 |
丙 | 南方 | 火 | 75° | 離 |
午 | 南方 | 火 | 45° | 離 |
丁 | 南方 | 火 | 15° | 離 |
辰 | 東南方 | 木 | 75° | 巽 |
巽 | 東南方 | 木 | 45° | 巽 |
巳 | 東南方 | 火 | 15° | 巽 |
庚 | 西方 | 金 | 75° | 兑 |
酉 | 西方 | 金 | 45° | 兑 |
辛 | 西方 | 金 | 15° | 兑 |
未 | 西南方 | 土 | 75° | 坤 |
坤 | 西南方 | 土 | 45° | 坤 |
申 | 西南方 | 金 | 15° | 坤 |
壬 | 北方 | 水 | 75° | 坎 |
子 | 北方 | 水 | 45° | 坎 |
癸 | 北方 | 水 | 15° | 坎 |
艮 | 東北方 | 土 | 75° | 艮 |
艮 | 東南方 | 土 | 45° | 艮 |
寅 | 東南方 | 木 | 15° | 艮 |
二十四山圖的奧秘
二十四山圖又稱「羅盤二十八宿」,是一張傳統的風水堪輿圖,用於確定房屋、墓穴等的方位和吉凶。它起源於中國古代的星象學,將周天28宿投影到地面,形成一個圓形的圖表。
二十四山圖的組成:


二十四山圖由24個方位組成,稱為「二十四山向」。這些方位按順時針順序排列,從正北開始,包括:
– 子:正北
– 醜:東北
– 寅:東
– 卯:東南
– 辰:正東
– 巳:東南
– 午:正南
– 未:西南
– 申:西
– 酉:西北
– 戌:正西
– 亥:西北
此外,還包含了四個特殊的中軸點:
– 北中:正北
– 西南:正中
– 東南:正中
– 西北:正中
這些方位對應著天空中相應的星宿,並與五行、八卦等理論相結合,形成了複雜的風水法則。
二十四山圖的用途:
風水師使用二十四山圖來判斷地形的吉凶,以及建築物的朝向和佈局。例如:
- 選址:選擇適合建造房屋、墓穴等風水寶地的方位。
- 朝向:確定建築物的大門、窗户朝向,以便獲得良好的採光通風和氣場。
- 佈局:規劃房間的擺設和功能區域,創造和諧宜居的居住空間。
二十四山圖的解讀:
解讀二十四山圖需要結合以下因素:
- 方位: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吉凶寓意。
- 五行:天地萬物皆歸屬於五行(金、木、水、火、土),不同的方位對應特定的五行。
- 八卦:二十四山圖與八卦相結合,形成了一個八卦星盤。
通過對這些因素的綜合分析,風水師可以判斷一個方向的吉凶吉凶,並提出相應的風水調整方案。
二十四山圖與現代風水:
二十四山圖在當今的風水實踐中仍然發揮重要作用。現代風水學家將其與科學原理結合起來,為現代建築、室內設計和環境規劃提供了更多的理論依據。
延伸閲讀…
地理二十四山與24山陰陽龍 – 風水之美
二十四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