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位寫法指南
靈位,供奉逝者的牌位,與墓碑有著明顯區別。其上不可書寫「之墓」字樣,且寫法依照性別、輩分等有所差異。
子孫立亡父牌位
- 稱呼:先考(若同輩或長輩還在)/顯考(若無同輩或長輩)
- 格式:先考(顯考) [姓]公諱 [名]府君之靈(牌)位
子孫立亡母牌位


- 稱呼:先妣(若同輩或長輩還在)/顯妣(若無同輩或長輩)
- 格式:先妣(顯妣) [丈夫姓]母 [稱呼]閨名 [名]之牌位
孫子立亡爺牌位
- 稱呼:先祖考(若父母親還在)/顯祖考(若父母親不在)
- 格式:先祖考(顯祖考) [姓]公諱 [名]府君之靈(牌)位
配偶立牌位
- 妻子立亡夫牌位:先夫 [姓]君之牌位(若無子女)/先夫 [姓]公諱 [名]君之牌位(若有子女)
- 丈夫立亡妻牌位:先室 [姓]氏閨名 [名]之牌位(若無子女)/先室 [丈夫姓]母 [妻子姓]氏閨名 [名]之牌位(若有子女)
兄弟立牌位
- 弟弟立亡兄牌位:先兄 [名]
- 哥哥立亡弟牌位:亡弟 [名]
其他注意事項
- 書寫時應心懷敬意,字跡工整。
- 字體以正楷為主,慎用行草。
- 紙張宜選紅綠色,摺疊成方形或長方形。
- 祖父輩牌位:裡紅外綠
- 父母輩牌位:裡綠外紅
靈位寫法:先人姓名尊稱祭祀必知
靈位,是祭祀先人時的重要媒介,其寫法有特定的規範,關係到對先人的尊敬和追思。掌握正確的靈位寫法,不僅表達對先人懷念之情,也傳承著傳統文化風俗。
一、基本原則
靈位寫法的基本原則如下:
宗派 | 寫法 |
---|---|
道教 | 全名、尊稱 |
佛教 | 法號或俗名 |
民間信仰 | 全名或稱呼 |
二、道教寫法
道教的靈位寫法以全名和尊稱為主。
關係 | 尊稱 |
---|---|
父母 | 先考、先妣 |
祖父母 | 祖父、祖母 |
曾祖父母 | 曾祖父、曾祖母 |
三、佛教寫法
佛教的靈位寫法主要有兩種:
-
法號:為出家修行者取的法名,用以示身份。
-
俗名:為出家前所用的名字,可用於靈位寫作。
四、民間信仰寫法
民間信仰的靈位寫法較為靈活,可以全名或稱呼。
關係 | 全名或稱呼 |
---|---|
父母 | 父親、母親、媽媽 |
祖父母 | 阿公、阿嬤 |
曾祖父母 | 阿祖、阿婆 |
五、注意事項
1. 姓氏:靈位上應寫全姓,避免簡寫或錯別字。
2. 名字:若先人有多個名字,可選擇其中一個具代表性的。
3. 尊稱:對已婚女性,其尊稱應使用夫姓,如「楊李氏」。
4. 稱呼:對未婚者或未出家者,可直呼其名或稱呼,如「阿明」、「小美」。
六、寫作格式
靈位的寫作格式通常為縦寫,字體端正清晰。書寫時應從上至下,由右至左。
七、其他相關知識
除了靈位寫法之外,還有其他相關知識需要注意:
-
安放靈位:靈位應安放在莊嚴潔淨的場所,朝向吉方。
-
祭祀時間:清明節、中元節等傳統節日是祭祀先人的主要時機。
靈位寫法是一門傳統的文化禮儀,反映著後代對先人的尊重與懷念。正確掌握靈位寫法的規範,有助於傳承文化,表達對親人的感恩與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