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間名」的綜合探討
定義與形式
「中間名」是指位於名字首字和尾字之間的詞彙,可以用作一個或多個單字,也稱作「第二予名」、「第三予名」等。在美國和加拿大,名字通常只有一個中間名,寫作時會縮寫,例如James Robert Smith會寫成James R. Smith,甚至直接省略為James Smith。其他英語國家的人名則經常包含多個予名,儘管第一予名通常更為人知。而在另一些國家,「中間名」一詞專指位於最後但不是姓氏的部分(例如用母親的婚前姓作為中間名)。


歷史與用途
「中間名」一詞直到1835年才被記錄在案。1905年,它獲得了一個形象的含義——某人值得注意的特定特質,例如「__是我的中間名」。隨著計算機數據庫的廣泛使用,中間名的使用面臨麻煩,因為數據庫在儲存個人資訊時僅允許一個中間名,甚至僅允許中間名的首字母,這剝奪了擁有多個中間名的人在這些數據庫中以全名列出的可能性。在政府記錄或法律用途的數據庫中,這種現象被批評為「對基於文化或信仰原因而擁有許多中間名的人進行歧視」。當然,這種現象主要限於英語國家,因為其他國家有不同的命名習俗,並相應開發出適用於多個中間名的數據庫。
美國的慣例
在美國,中間名首字母或宗教首字母可以用於替換中間名,即使這個名字沒有印在出生證明上。這種方式有時用於替代身分證、護照、駕照、社會安全卡、大學畢業證和正式文件中的中間名。這種形式的例子包括George W. Bush、John D. Rockefeller、Donald J. Trump。當一個人沒有中間名時,縮寫「NMN」(沒有中間名)或「NMI」(沒有中間首字母)有時用於填寫正式文件要求填寫中間名或其首字母的地方。這也適用於那些以第一個予名作為中間名的人。
華人的命名慣例
中國、朝鮮、越南和琉球等東亞國家也有中間名的概念。一種中間名是「輩字」,用於區分輩分,另一種是「排行用字」,表示在家庭中的排序。越南和琉球還有「祧字」,用於區分宗族,越南還有「墊字」,用於區分性別。但隨著現代人的輩字、祧字、墊字越取越少,名字的首字被視為本名的一部分,與中間名的概念不同。另一種符合中間名概念的為「表字」,西方也有人「以字行」(如埃德加·胡佛),但表字在現代華人中已幾近消亡。
華人與西式名字的結合
許多華人將他們的中文名字翻譯成英文作為西式名字的中間名,並另取一個英文名字作為第一予名,例如宋楚瑜(James Chu-yu Soong)和關穎珊(Michelle Wingshan Kwan)。由雙名拉丁化而來的中間名通常用連字號或直接組合起來,例如李小龍(Bruce Lee)英文名的中間名——Junfan(振藩)。而較新的移民中也有人將中文翻譯名作為第一予名,而另取英文名作為中間名,如周樂逸(Leyi Charlotte Zhou)。
其他國家的命名慣例
在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和台灣,同時擁有英文名和中文名的現象也很常見,只不過在某些地方(如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人們傾向於將音譯的名字放在姓氏的後面,即名字的最後位置。這樣,Bruce Junfan Lee會變成Bruce Lee Junfan。這種做法雖同東西方的命名習慣都保持了一致(姓與名的位置關係),但把姓氏放在中間名位置的中式英語,並非正確英文用法。
父母的影響
父母同時選定孩子的第一予名和中間名,而那些經常用作名字的同樣也被經常用作中間名。由於傳統因素或為了表達敬意,親戚或其他父母崇拜的人的第一予名經常被用作孩子的中間名。中間名的其他用途包括選擇那些不便於成為孩子第一予名的名字,例如這個名字可能會造成孩子的社會負擔。有時為了表達對親人的尊重,姓氏也用於作為中間名。特別是在南美,用母親的婚前姓作為中間名是很常見的。孩子的中間名有時候會是父母中一人的第一予名或中間名。
日常使用
中間名通常不會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然而,有些中間名更為熟知的人可能會將他們的第一予名縮寫成首字母。(例如F. Scott Fitzgerald和W. Somerset Maugham)。有些人壓根就不使用第一予名(例如Paul McCartney,他的第一予名是James)。在少數情況下,一個人也許會擁有一個僅包含一個字母的中間名,而並不具體代表任何意義。(例如美國總統杜魯門Harry S. Truman)這種習俗在阿米什人中較常見,他們通常使用母親的婚前姓的首字母作為子女唯一的中間名。因
中間名是什麼意思?
中間名,也稱為第二個名字,是指一個人的名字中位於姓和姓氏之間的部分。它可以是任何單詞、短語或姓氏,通常具有意義或象徵意義。在某些文化中,中間名是個人身份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其他文化中,它們則較不常見或不被使用。
中間名的用途
中間名有各種用途,包括:
- 區別同名者: 如果有多人擁有相同的姓氏和名字,中間名可以幫助區分他們。
- 紀念家庭成員: 中間名通常用來紀念家庭成員,例如父母、祖父母或其他親戚。
- 傳統延續: 在某些文化中,傳統規定某些中間名由某個家庭成員使用。
- 表達願望: 有些父母選擇給孩子取一個具有特定含義或願望的中間名。
- 個人偏好: 中間名也可以根據個人的偏好或喜好來選擇,而沒有特定的規則。
中間名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
中間名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方式各不相同。以下是幾個常見的例子:
文化 | 使用情況 |
---|---|
英語國家 | 常見,通常具有紀念或象徵意義 |
西班牙語國家 | 不常見,但可能會用來紀念家庭成員 |
華人文化 | 不常見,但可能會用作父姓或母姓的縮寫 |
韓國文化 | 不常見,但可能會用作家族或氏族的縮寫 |
中間名的法律地位
中間名在法律上的地位因國家和地區而異。在某些國家,中間名被視為個人名稱的正式組成部分,而在其他國家,它可能不被視為法律上必要的。在需要使用個人完整名稱的正式文件或情況中,中間名通常會被包含在內。
延伸閲讀…
中間名_百度百科
“中間名”是什麼意思?
中間名選擇建議
選擇中間名時可以考慮以下建議:
- 有意義: 選擇一個具有個人意義或象徵意義的名字。
- 獨特: 如果可能,避免使用太常見的中間名。
- 容易發音: 確保你的中間名容易發音和記憶。
- 與姓氏搭配: 考慮你的中間名與你的姓氏搭配起來是否順耳。
- 考慮文化傳統: 考慮你的文化背景對中間名使用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