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胃術:急性中毒的關鍵救治措施
在醫療急救領域,「洗胃術」作為應對中毒事件的關鍵步驟,可有效清除體內毒物,緩解中毒後果。毒物進入人體會引發一系列不良反應,導致組織受損,甚至危及生命,而洗胃術正是針對此類情況的有效救治手段。
洗胃必要性:急性中毒的救命稻草
中毒類型繁多,消化道中毒是臨牀上最常見的中毒形式,而洗胃則成為救治此類中毒的不二之選。無論患者是服用藥物中毒還是誤食毒物,及時洗胃都能幫助排出未被吸收的毒物,極大程度地避免中毒現象的加劇。


洗胃操作:急中求穩,搶救生命
在執行洗胃術時,救護人員須嚴格遵守操作流程。首先,移除患者身上的沾染物,充分沖洗其皮膚或粘膜上的毒物,避免毒物擴散。接著,通過口腔插入胃管,抽出胃內容物,徹底清除胃內的毒物,達到「先出後入」的效果。此外,洗胃液必須與胃黏膜充分接觸,確保毒物被徹底溶解排出。
注意事項:細緻入微,保障安危
洗胃術固然是救治急性中毒的有效手段,但在執行過程中也需謹慎注意,避免造成二次傷害。針對誤服腐蝕性物質的患者,禁忌洗胃以免加重胃部損傷,應改採灌服中和溶劑或物理解毒劑以保護胃黏膜。此外,洗胃前應確認患者生命體徵穩定,若出現心肺停止現象,則應立即施行心肺復甦術,確保洗胃術順利進行。
表格:洗胃術具體操作指南
操作步驟 | 具體要求 |
---|---|
洗胃最佳時機 | 服毒後6小時內 |
插管距離 | 成人:口腔插入50公分,鼻孔插入60公分 |
胃管放置位置 | 必須確定胃管在胃內 |
患者姿勢 | 頭低左側卧位 |
洗胃溶液 | 清涼冷水或生理鹽水 |
洗胃體位 | 可抬高幽門位置,避免洗胃液流入腸道 |
注意事項 | 插管動作輕柔,避免強行插入,造成損傷 |
如何洗胃
洗胃是一種用於從胃中清除毒物或過量藥物的醫療程序。
洗胃過程
洗胃涉及以下步驟:
- 插入洗胃管: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會通過鼻腔或口腔插入一根細長管子(洗胃管)進入胃中。
- 灌入生理鹽水:透過洗胃管將温和的生理鹽水灌入胃中,使胃膨脹並稀釋毒物。
- 引流液體:灌入生理鹽水後,再透過洗胃管引流出含有毒物和胃液的液體。
- 重複此過程:灌入和引流這一步驟可能需要重複多次,直到液體變得清澈且不含毒物。
洗胃用於治療的狀況
洗胃常於以下狀況使用:
- 口服中毒
- 過量服用藥物
- 異物吞食
洗胃的禁忌症
以下情況下不適合進行洗胃:
- 腐蝕性物質中毒(例如:酸、鹼)
- 已出現穿孔或閉塞的胃腸道
- 吞下了尖鋭物體
- 病患神智不清
洗胃的潛在風險
洗胃並非沒有風險,潛在風險包括:
- 吸入性肺炎:引流液體時若進入肺部,可能導致吸入性肺炎。
- 電解質失衡:重復灌入和引流生理鹽水可能會導致電解質失衡。
- 咽喉和食道損傷:洗胃管通過時可能會擦傷咽喉或食道。
- 牙齒損傷:洗胃管插入過程中可能會碰撞到牙齒,造成破損。
洗胃的替代方法
在某些情況下,洗胃並不是清除毒物的唯一方法,其他替代方法包括:
- 活性炭:口服活性炭可以吸附毒物並防止其吸收。
- 催吐:使用催吐藥物(例如:西羅酚)可以導致嘔吐,排出毒物。
- 透析:對於需要清除血液中毒物的狀況,透析是一項選擇。
洗胃的預後
洗胃的預後取決於中毒的嚴重程度和洗胃的時機。及時且適當的洗胃可以顯著提高中毒病患的存活率。
延伸閲讀…
洗胃
消化道中毒後,如何洗胃及正確選擇洗胃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