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為干支順序之十七,乃陽金生於陽土相生之兆。干支紀年中第十七年稱「庚辰年」,太歲為董德大將軍。]


西曆年份 | 干支 | 公曆期間 |
---|---|---|
公元前 1187 年 | 庚辰 | 正月初一至除夕 |
公元前 557 年 | 庚辰 | 立春至次年立春(不含) |
公元 32 | 庚辰 | 正月初一至除夕 |
公元 92 | 庚辰 | 立春至次年立春(不含) |
公元 152 | 庚辰 | 正月初一至除夕 |
公元 212 | 庚辰 | 立春至次年立春(不含) |
公元 272 | 庚辰 | 正月初一至除夕 |
公元 332 | 庚辰 | 立春至次年立春(不含) |
公元 392 | 庚辰 | 正月初一至除夕 |
公元 452 | 庚辰 | 立春至次年立春(不含) |
公元 512 | 庚辰 | 正月初一至除夕 |
公元 572 | 庚辰 | 立春至次年立春(不含) |
公元 632 | 庚辰 | 正月初一至除夕 |
公元 692 | 庚辰 | 立春至次年立春(不含) |
公元 752 | 庚辰 | 正月初一至除夕 |
公元 812 | 庚辰 | 立春至次年立春(不含) |
公元 872 | 庚辰 | 正月初一至除夕 |
公元 932 | 庚辰 | 立春至次年立春(不含) |
公元 992 | 庚辰 | 正月初一至除夕 |
公元 1052 | 庚辰 | 立春至次年立春(不含) |
公元 1112 | 庚辰 | 正月初一至除夕 |
公元 1172 | 庚辰 | 立春至次年立春(不含) |
公元 1232 | 庚辰 | 正月初一至除夕 |
公元 1292 | 庚辰 | 立春至次年立春(不含) |
公元 1352 | 庚辰 | 正月初一至除夕 |
公元 1412 | 庚辰 | 立春至次年立春(不含) |
公元 1472 | 庚辰 | 正月初一至除夕 |
公元 1532 | 庚辰 | 立春至次年立春(不含) |
公元 1592 | 庚辰 | 正月初一至除夕 |
公元 1652 | 庚辰 | 立春至次年立春(不含) |
公元 1712 | 庚辰 | 正月初一至除夕 |
公元 1772 | 庚辰 | 立春至次年立春(不含) |
公元 1832 | 庚辰 | 正月初一至除夕 |
公元 1892 | 庚辰 | 立春至次年立春(不含) |
公元 1952 | 庚辰 | 正月初一至除夕 |
公元 2012 | 庚辰 | 立春至次年立春(不含) |
庚年:禍福交織的歷史轉折點
庚年,農曆紀年的第7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都發生在庚年,留下深刻的印記。
庚年 | 重大事件 | 影響 |
---|---|---|
庚申年(公元前1043年) | 周武王滅商建周 | 中國歷史進入封建時代 |
庚戌年(公元前203年) | 漢高祖劉邦登基 | 漢朝建立,結束秦末亂世 |
庚申年(公元600年) | 隋煬帝即位 | 隋朝統一中國,開啟大運河工程 |
庚辰年(公元940年) | 石敬瑭建立後晉 | 十國亂世結束,北方再次統一 |
庚寅年(公元1640年) | 李自成攻佔北京 | 明朝覆滅,清朝入關 |
庚年命理説
在命理學中,庚年被認為是「陽金」之年。金性堅硬,主威猛、果斷,也代表財富和權力。因此,出生於庚年的人往往性格堅毅,有領導能力,且容易在財富和事業上取得成功。
然而,庚金過旺則易招災禍。庚年出生的人需謹防金氣過盛,導致衝動、暴戾,引發人際紛爭或身體疾病。
庚年風水
風水學上,庚年五行屬金,對應方位為正西方。在庚年,西方方位較為旺盛,適合進行動土、營造等活動。此外,庚金生水,也利於在西方放置水景或種植花草,帶來財富和好運。
庚年養生
在中醫養生學中,庚年與肺部相關。庚金屬肺,主呼吸道。庚年養生應注重肺部保養,避免吸煙、過度勞累。飲食上,應多食用滋陰降燥的食物,如雪梨、百合、杏仁等。
結語
庚年是一個禍福交織的歷史轉折點。命理、風水、養生等方面都受其影響。瞭解庚年的特點,有助於我們把握時機,化險為夷,讓自身和社會發展更上一層樓。
延伸閲讀…
中華民國祭祀公業研究學會_年代對照查詢
庚子年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