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鎖池塘柳
「煙鎖池塘柳」,這副上聯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明末陳子升的《中洲草堂遺集》。自誕生以來,以「意境優美、藴含五行」聞名天下,難度極高,被譽為千古第一絕對。
此聯包含五行偏旁,分別含火金水土木。五行相對,而且水和火、木和金、土和土,分別巧妙對應,五行完美相合。意境則以清幽朦朧美著稱。


「煙鎖池塘柳」這副上聯對句,存在不同的不足之處。句子語意比較艱澀,字詞彫琢痕跡較重,大有拼湊之感。然而,有許多才子佳人嘗試破解此對聯,終於有人得償所願,對出完美下聯。
除了五行和意境之外,對聯的巧妙之處還有位置對比。上聯中的「煙」和「池」分別是第一和第三字,下聯中的「霧」和「靈」分別是第一和第三字。
以下列舉一些對句:
- 「燈垂錦檻波」:意境比較好,平仄格律與出句也很相諧,惜乎五行偏旁與上聯不一致。
- 「桃燃錦江堤」:意境很好,惜「江」字平聲與上聯失對。
- 「炮鎮海城樓」:存在聲律上的不足,「鎮」、「城」失對,且意境與上聯不甚相諧。
- 「燈鋪江塔樓」:意境與上聯很協調,五行偏旁與上聯一一對應,位置相同,惜「江」字應仄而平略顯不足。
其他各句均存在不同的不足之處,恕不一一批評。
近期,有增加其他對句,並分析其弱點,希望能有機會能有機會深入研究這副上聯。
煙鎖池塘柳下聯
煙鎖池塘柳下聯,一抹詩意染江南。煙霧朦朧,籠罩着池塘,垂柳依依,在煙霧中若隱若現,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充滿了詩情畫意,令人心醉神迷。
煙鎖池塘柳下聯,出自宋代詞人柳永的《雨霖鈴》詞。全詞如下: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這首詞描寫了詞人與戀人離別時的傷感之情。上片寫景,用“寒蟬悽切”,“驟雨初歇”等詞語渲染了淒涼的氣氛。下片寫情,以“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表達了詞人與戀人難捨難分之情。結尾用“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描寫了詞人對戀人的思念和對未來的迷茫。
“煙鎖池塘柳下聯”,是這首詞中最著名的詞句之一。它以景寄情,將離別的悲傷和對未來的迷茫融入到景物描寫中,使得全詞更加富有情感。
詞句 | 解釋 |
---|---|
煙鎖池塘柳下聯 | 煙霧籠罩着池塘,垂柳依依,形成一片迷人的景色。 |
寒蟬悽切 | 寒蟬的鳴叫聲十分悽切,預示着離別的到來。 |
驟雨初歇 | 突然而至的暴雨剛剛停止,天空中殘留着雨水的痕跡。 |
都門帳飲無緒 | 在都城外飲酒,卻沒有心情欣賞周圍的景色。 |
留戀處,蘭舟催發 | 令人留戀的地方,蘭舟已經催促着離開。 |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 握着手彼此望着對方,眼中滿含淚水,悲傷得説不出話來。 |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 想到即將分別,千里的煙波,暮靄沉沉的楚天,讓人感到無限的悲傷和迷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