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粵音點讀?一次搞懂 | 橈字粵語發音教學 | 橈的粵語讀法超簡單

最近有朋友問我「橈 粵音」點讀,其實呢個字喺廣東話入面真係幾特別。橈字讀「naau4」,同「撓」字同音,但係好多人第一次見到都會讀錯成「yiu4」或者「jiu4」。今日就同大家分享下呢個字嘅用法同埋一啲有趣嘅小知識。

講到「橈」字,最常見嘅用法就係指「橈骨」,即係我哋手腕附近嗰條骨。睇醫生嘅時候成日會聽到,特別係打波拗親手嘅時候。除咗醫學用語,其實古代文獻入面「橈」字都有出現過,例如《說文解字》就解釋佢係「船槳」嘅意思。不過而家香港人好少用呢個意思啦,多數都係講返醫學方面。

下面整理咗一啲同「橈」字相關嘅詞語同讀音,大家可以參考下:

詞語 粵語拼音 意思
橈骨 naau4 gwat1 手腕附近嘅骨頭
橈動脈 naau4 dung6 mak6 手腕內側嘅動脈
橈神經 naau4 san4 ging1 控制手臂感覺同動作嘅神經

記得幾年前有套醫療劇好紅,入面成日講到「橈動脈搏動」,搞到好多觀眾都學識咗呢個專業名詞。而家去診所檢查,不時都會聽到護士講:「幫你量下橈動脈搏動啊」,其實就係幫你把脈咁解。

講開又講,而家好多串流平台都有醫療劇可以睇,好似Prime Video咁,成日都會更新啲新劇。雖然未必集集都講到「橈骨」咁專門,但係睇得多真係會學到唔少醫學名詞。我個姪女就係睇劇睇到識背「橈神經」嘅英文係「radial nerve」,仲成日同同學炫耀添。

最後提提大家,如果真係手腕痛,千祈唔好自己亂估係唔係橈骨問題。最好都係去睇醫生,做個詳細檢查。我表弟上次打籃球拗親,仲以為只係普通扭傷,點知原來係橈骨輕微骨裂,好彩發現得早咋!

橈 粵音

最近手腕痛到連扭毛巾都冇力?可能係橈骨發炎嘅徵兆!橈骨發炎點算好?5個香港人常用嘅舒緩方法其實好簡單,今次就同大家分享幾個街坊親測有效嘅日常護理技巧,等你可以自己喺屋企緩解不適。

首先一定要講冰敷,呢個真係見效最快嘅方法。用冰袋或者冰毛巾包住患處,每次敷15-20分鐘,每日重複3-4次。記住千祈唔好直接將冰塊貼住皮膚,否則可能會凍傷。我個物理治療師朋友話,急性發炎期頭兩日用冰敷特別有效,可以減輕腫脹同刺痛感。

另外仲有個好實用嘅表格整理咗幾個常見方法嘅使用時機同注意事項:

舒緩方法 適用情況 注意事項
冰敷 急性發炎初期(48小時內) 避免直接接觸皮膚
熱敷 慢性疼痛或僵硬時 溫度唔好超過40度
護腕 日常活動時 選擇有金屬支條嘅款式
伸展運動 疼痛減輕後 動作要慢避免拉扯
藥膏按摩 輕微不適時 避開傷口同敏感部位

講到護腕,真係好多辦公室一族嘅救星。我表姐成日要打電腦,佢話戴咗護腕之後手腕冇咁易累。揀護腕要留意,最好揀有金屬支條嘅款式,可以固定手腕位置,減少橈骨嘅負擔。不過記住夜晚瞓覺時要除低,長期戴住反而會令肌肉萎縮。

藥房姐姐教我一個小秘方,用薄荷膏混合少許冬青油輕輕按摩患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但係要特別小心,如果皮膚有傷口或者敏感就千祈唔好試。另外伸展運動都好重要,特別係對住電腦成日嘅打工仔,每隔個鐘頭就要做下手腕轉圈嘅動作,預防勝於治療呀!

最近好多朋友都問我:「點解手腕會橈側痛?醫生話你知常見原因」。其實手腕橈側痛(大拇指那側)真係好常見,特別係成日用手機、打電腦嘅上班族,或者係家庭主婦成日扭毛巾、抱小朋友都容易中招。今日就同大家分享幾個最常見嘅原因,等大家可以對症下藥。

首先最常見就係「媽媽手」,醫學上叫「狄奎凡氏症」,主要係因為大拇指同手腕過度使用,導致肌腱發炎。你會發現撳大拇指根部會特別痛,扭毛巾、開瓶蓋呢啲動作都會痛到想喊。其次係「手腕隧道症候群」,雖然多數人聽過「腕隧道症候群」係手掌麻,但其實橈側嘅神經壓迫都會引起類似疼痛,特別係成日打鍵盤嘅人要注意。

另外仲有啲情況係關節本身出問題,例如:

常見病症 好發族群 典型症狀
關節炎 中老年人 早晨僵硬、活動有摩擦感
三角纖維軟骨損傷 運動愛好者 轉手腕時有「喀喀」聲伴隨疼痛
舟狀骨骨折 跌倒用手撐地者 手腕橈側深層持續鈍痛

特別要提醒後生仔女,而家好多人成日打手遊,手腕長期處於不自然角度,好容易造成慢性傷害。我診所最近就有個大學生,連續打機8個鐘之後手腕痛到連筆都握唔住。仲有啲OL成日用滑鼠姿勢唔正確,手腕橈側長期受壓,日子耐咗就會出現反覆發炎。

如果發現自己手腕痛持續超過兩週,或者伴隨腫脹、無力感,就真係要盡快睇醫生。早期治療通常只要休息同簡單復健就好,拖得太耐可能要打針甚至做手術就麻煩啦!

橈 粵音

邊個容易橈神經受傷?高危職業大公開!其實橈神經受傷比大家想像中更常見,特別係某些職業嘅朋友真係要特別小心。橈神經主要控制手臂同手指嘅伸展動作,一旦受傷可能會出現「垂腕症」、手指無力等問題,嚴重影響工作同日常生活。今日就同大家分享幾個高風險職業,如果你係從事呢啲工作,記得要做好防護措施!

首先不得不提嘅就係長時間使用電腦嘅上班族,特別係文書處理、設計師同程式編寫人員。佢哋經常要重複性咁使用手腕同前臂,加上姿勢唔正確,好容易造成神經壓迫。另外廚師同烘焙師傅都係高危一族,切菜、揉麵團呢類重複動作,加上高溫環境容易讓肌肉緊繃,增加神經受損風險。

以下整理咗幾個最容易導致橈神經受傷嘅職業同原因:

職業類型 主要風險因素 常見受傷情況
辦公室職員 長時間打字、滑鼠操作姿勢不良 手腕隧道症候群、神經壓迫
廚師/烘焙師 重複切菜、揉麵動作 前臂肌肉過度使用導致神經發炎
建築工人 手持電鑽等震動工具 震動引起神經損傷
美髮師 長時間剪刀操作、吹風機使用 手腕過度伸展造成神經拉扯
運動員 網球、高爾夫等重複揮拍動作 過度訓練導致神經發炎

除咗職業因素外,日常生活習慣都好重要。例如瞓覺時壓住手臂、背包過重造成肩膀壓迫,都可能意外傷到橈神經。建議大家工作時每30分鐘就要休息一下,做啲簡單嘅伸展運動,同埋注意保持正確姿勢。如果發現手臂或手腕有持續性麻木、無力嘅情況,最好盡快求醫檢查,早期治療效果會好得多。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