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一年中最冷的節氣「大寒」啦!雖然現在台灣的天氣沒有像古代農民曆寫的那麼誇張,但這幾天早晚溫差真的超大,早上出門穿外套還覺得熱,晚上回家就冷到想直接鑽進被窩。這種時候最適合來聊聊台灣人在大寒時節都在忙些什麼,順便分享幾個保暖小撇步~
說到保暖,大家知道大寒時節吃什麼最補嗎?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表格給大家參考:
食材 | 推薦吃法 | 適合族群 |
---|---|---|
薑母 | 薑母鴨、黑糖薑茶 | 手腳冰冷的人 |
羊肉 | 羊肉爐、當歸羊肉湯 | 氣血不足的人 |
桂圓 | 桂圓紅棗茶、甜湯圓 | 容易疲勞的人 |
芝麻 | 芝麻糊、芝麻湯圓 | 需要滋補的人 |
最近這幾天經過傳統市場,真的到處都在賣這些食材,特別是薑母鴨店的生意好到爆炸,晚上經過都聞到超香的藥膳味。我媽昨天還特地打電話來提醒,說大寒前後這幾天一定要穿襪子睡覺,不然寒氣會從腳底跑進去,聽起來很玄但寧可信其有啦!
除了吃補,其實大寒也是很多農作物採收的季節。像我們台灣的茂谷柑就是這時候最好吃,皮薄多汁又甜,市場上現在一堆攤販在賣。前幾天去果園採橘子,雖然冷到手指發麻,但現摘現吃的感覺真的超幸福,比在超市買的香多了。
說到天氣變化,這幾天新聞一直在報冷氣團要來,結果今天出門發現根本熱到想穿短袖(笑)。不過氣象局說週末會變冷,剛好遇到大寒節氣,這種時候最麻煩的就是衣服不知道怎麼穿。我現在都學乖了,外套一定要帶,裡面穿薄一點的,不然中午真的會熱到懷疑人生。
大寒是什麼?台灣人一定要知道的節氣小知識。每年1月20日左右就是大寒,是24節氣中的最後一個,代表冬天最冷的時候要來了。雖然台灣不像中國北方那麼冷,但這個時節還是能明顯感受到寒流來襲,特別是早晚溫差大,老人家常說「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就是在提醒我們要注意保暖啦!
大寒前後其實有很多有趣的習俗和飲食文化,台灣人最愛在這個時節進補。像是麻油雞、薑母鴨這些暖身的料理,生意都會特別好。而且這時候的蔬菜像是高麗菜、白蘿蔔都特別甜,主婦們最懂要趁現在多買一些來醃製或儲存。
大寒時節注意事項 | 小撇步 |
---|---|
保暖防寒 | 洋蔥式穿法最實用,記得戴圍巾保護脖子 |
飲食調理 | 多吃溫熱食物,少喝冰飲 |
居家防護 | 檢查門窗縫隙,防止冷風灌入 |
健康管理 | 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別注意血壓變化 |
這個時節農夫們也沒閒著,要忙著幫果樹防寒,像是幫草莓蓋黑網、幫柑橘類果樹包防寒套。如果你有種菜的話,記得要幫菜苗搭個小溫室,不然寒流一來,辛苦種的菜可能就凍傷了。另外啊,大寒前後也是修剪果樹的好時機,把枯枝病枝修掉,明年才會長得更好。
說到天氣變化,大寒過後雖然理論上會越來越暖,但台灣常常會有「倒春寒」的現象,就是突然又變冷。所以老一輩的人都會提醒「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意思是端午節之前都別急著把厚衣服收起來,這可是台灣人獨特的生活智慧呢!
大寒何時來?2025年節氣時間表一次看!最近天氣熱到爆,大家是不是也開始懷念冬天了?雖然現在才七月,但提早了解節氣時間規劃行程準沒錯。台灣的節氣變化其實超明顯,從農曆到日常生活都息息相關,特別是老人家最愛用節氣來判斷什麼時候該進補、什麼時候要種菜,超級實用der~
先來看看2025年二十四節氣的詳細時間表吧!這些時間都是以台灣時區(UTC+8)為準,記得收藏起來方便隨時查閱喔~
節氣名稱 | 日期 | 時間 |
---|---|---|
立春 | 2025年2月3日 | 22:10 |
雨水 | 2025年2月18日 | 18:06 |
驚蟄 | 2025年3月5日 | 16:07 |
春分 | 2025年3月20日 | 17:01 |
清明 | 2025年4月4日 | 21:09 |
穀雨 | 2025年4月20日 | 04:26 |
立夏 | 2025年5月5日 | 14:23 |
小滿 | 2025年5月21日 | 03:18 |
芒種 | 2025年6月5日 | 18:42 |
夏至 | 2025年6月21日 | 11:32 |
小暑 | 2025年7月7日 | 05:01 |
大暑 | 2025年7月22日 | 22:29 |
立秋 | 2025年8月7日 | 14:54 |
處暑 | 2025年8月23日 | 05:33 |
白露 | 2025年9月7日 | 18:08 |
秋分 | 2025年9月23日 | 03:31 |
寒露 | 2025年10月8日 | 11:15 |
霜降 | 2025年10月23日 | 14:28 |
立冬 | 2025年11月7日 | 14:37 |
小雪 | 2025年11月22日 | 12:03 |
大雪 | 2025年12月7日 | 07:38 |
冬至 | 2025年12月21日 | 23:59 |
小寒 | 2026年1月5日 | 17:09 |
大寒 | 2026年1月20日 | 10:23 |
注意到沒?2025年的大寒其實是在2026年的1月20日喔!這是因為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決定的,所以每年日期都會有點小浮動。像今年的大寒就比去年晚了快一天,這種細微變化對農民來說可是很重要的參考依據呢!
說到節氣變化,台灣人最愛在立冬補冬、冬至吃湯圓,這些習俗都跟節氣息息相關。而且每個節氣前後的天氣變化真的很有感,像清明時節雨紛紛、大暑前後熱到爆,這些老祖宗的智慧真的不得不佩服啊!建議大家可以對照這個時間表,提前準備換季衣物或是安排農事活動,超級實用的啦~
大寒吃什麼?台灣人最愛的5種暖身食補,每到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台灣人總會用熱騰騰的食補來驅寒暖身。這些料理不只暖胃,更是充滿了台灣人對節氣的智慧與生活情趣,今天就來分享在地人最愛的5種暖心好味!
首先絕對不能錯過的就是薑母鴨,老薑和麻油爆香後加入鴨肉燉煮,湯頭濃郁帶點辛辣,喝下去整個身體都暖起來。台灣人特別愛在寒流來襲時約三五好友圍爐吃薑母鴨,邊吃邊聊天超級享受。再來是麻油雞,這根本就是台灣媽媽的拿手絕活,用黑麻油把老薑片爆到香氣四溢,再加入土雞肉和米酒燉煮,那個香氣光是聞到就讓人流口水。
冬天還有一個不能少的就是羊肉爐,中藥材熬煮的湯底配上帶皮羊肉,肉質軟嫩不腥羶,很多店家還會提供豆腐乳沾醬,讓羊肉吃起來更夠味。另外藥燉排骨也是街頭常見的暖身聖品,排骨燉到骨肉分離,湯頭充滿當歸、枸杞等中藥香,喝一碗從頭暖到腳。最後要推薦的是紅豆湯圓,甜甜的紅豆湯配上軟Q的湯圓,是台灣人冬天最愛的甜點,吃完心裡都暖暖的。
食補名稱 | 主要食材 | 特色 |
---|---|---|
薑母鴨 | 鴨肉、老薑、麻油 | 湯頭辛辣濃郁,適合多人共享 |
麻油雞 | 土雞、黑麻油、米酒 | 媽媽的味道,補氣又暖身 |
羊肉爐 | 羊肉、中藥材 | 湯底溫補,肉質軟嫩 |
藥燉排骨 | 豬排骨、當歸、枸杞 | 藥膳香氣濃,滋補養生 |
紅豆湯圓 | 紅豆、糯米湯圓 | 甜而不膩,暖心甜點 |
這些暖身食補不只美味,更重要的是充滿了台灣人對抗寒冬的生活智慧。每當寒流來襲,街頭巷尾飄散著這些料理的香氣,就知道台灣人又要用美食來溫暖這個冬天了。從熱炒店到夜市攤販,甚至自家廚房,隨處可見這些暖心料理的身影,這就是台灣人最道地的冬日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