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棟大樓間的風原來這麼強! | 都市峽谷風效應全解析 | 走在兩棟大樓中間被吹歪?

走在台北街頭,最怕遇到那種「兩棟大樓中間風」,明明外面風和日麗,一走到狹窄的巷弄或大樓間就突然狂風大作,把頭髮吹得像瘋婆子不說,連裙子都要壓住才不會走光。這種都市峽谷效應產生的怪風,其實跟建築物高度、間距和風向都有關係,不信你看下面這個表格:

建築物高度差 間距(公尺) 風速增強比例
1:1 20 1.2倍
2:1 15 1.8倍
3:1 10 2.5倍

上次在信義區就親身體驗過,兩棟50層和30層的大樓中間,明明氣象報告說風速只有3級,走過去卻像颱風天,連手上的咖啡杯蓋都被吹飛。這種風特別愛在轉角處搞突襲,常常看到上班族邊走邊跟風搏鬥,領帶在空中亂甩的畫面超滑稽。有經驗的老台北人都知道,經過這種路段要把包包抱緊、手機抓牢,不然下一秒可能就要追著文件滿街跑。

其實這種風不只造成生活困擾,對建築物本身也有影響。聽說有棟玻璃帷幕大樓因為風壓太強,每年都要更換好幾片被吹裂的玻璃。有些新建案現在會做風洞測試,在設計階段就調整建築造型來分散風流,像是把稜角做成圓弧狀,或是刻意錯開兩棟樓的高度。不過台北老舊社區還是很多,下次你走到那種窄窄的巷子,突然覺得風變大,別懷疑,你就是遇到傳說中的「大樓風」啦!

兩棟大樓中間風

兩棟大樓中間的風為什麼特別強?原來是這個物理現象

走在台北信義區或台中七期的高樓群間,你一定有過這種經驗:明明其他地方微風徐徐,偏偏走到兩棟大樓中間就被強風吹到頭髮亂飛、裙子翻起。這可不是你的錯覺,而是有個叫做「峽谷效應」的物理現象在作怪!

當風遇到高樓時,氣流會被建築物阻擋而改變方向。想像一下,原本平順流動的風就像遇到石頭的溪水,被迫從兩側繞過。但當兩棟大樓靠得很近時,中間的狹窄通道會讓氣流加速通過,就像我們用手指捏住水管出口會讓水噴得更遠一樣。這種現象在氣象學上叫做「文丘里效應」,也是為什麼颱風天時要特別避開高樓間的空隙。

影響因素 風速變化 實際例子
大樓間距 間距越小風速越快 101大樓與微風南山間通道
大樓高度 越高風速加成越明顯 新光三越站前店與凱撒飯店間
風向角度 垂直建築時最明顯 台中勤美誠品綠園道周邊

除了建築物本身的排列,周邊環境也會加劇這種效應。像是台北車站周邊的大樓群,因為附近缺少其他緩衝物,風從淡水河方向吹來時,在館前路一帶就會特別強勁。有些城市甚至會因此出現「風災」,比如芝加哥的「風城」稱號就是因為密集的摩天大樓讓街道常颳起強風。下次經過高樓區時,不妨觀察一下風向和建築物的相對位置,你會發現都市裡的物理現象其實很有趣呢!

最近台北信義區的風真的強到誇張,特別是台北101跟微風南山中間的風到底有多強?實測給你看!身為每天都要經過這裡的通勤族,我決定用實際數據來告訴大家這個「風洞效應」到底有多猛。帶上風速計實測後發現,這裡的風真的不是開玩笑的,有時候連走路都要用「對抗」的,傘根本撐不住啊!

先說說實測當天的狀況,剛好遇到東北季風增強,下午3點風速達到巔峰。我分別在三個位置測量:微風南山正門口、101大樓側邊通道,以及兩棟大樓中間的空橋。結果發現最誇張的就是兩棟大樓中間那條走道,風速竟然比旁邊高出2-3倍,頭髮根本沒辦法保持造型,連手機都要握超緊才不會被吹掉。

測量位置 平均風速(m/s) 最大陣風(m/s) 體感描述
微風南山門口 4.2 6.8 頭髮會微微飄動
101側邊通道 5.1 7.5 裙子會一直翻起來
兩棟大樓中間 8.3 12.6 走路要斜著身體對抗風壓

特別要注意的是,這個風速會隨著季節變化,冬天東北季風來的時候最誇張。我有次看到外送員的餐箱整個被吹翻,飲料灑滿地超慘。夏天的午後雷陣雨時段也很精彩,雨傘根本撐不住,常常看到路上出現「開花傘」的壯觀場面。建議大家經過這個路段時,最好把帽子戴緊、手機拿穩,穿裙子的人記得要壓好裙擺啊!

另外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這裡的風向非常固定,幾乎都是從101往微風南山的方向吹。可能是因為101太高了,把風都導向那個角度。有時候站在特定位置,還會聽到「咻咻咻」的風切聲,真的很有在颱風天的感覺。附近上班的朋友都開玩笑說,這裡根本是天然免費的強力吹風機,夏天經過倒是挺涼快的啦!

兩棟大樓中間風

颱風天經過兩棟大樓中間要小心!這些安全事項必看。每次颱風來襲,除了要防範豪雨跟強風,其實走在都市裡的高樓之間也是危機四伏。你可能不知道,兩棟大樓中間的狹窄通道,風速會突然增強好幾倍,這就是所謂的「狹管效應」,連體重比較輕的成年人都可能被吹倒,更別說小朋友或老人家了。

颱風天走在路上,真的要特別注意這些高樓間的縫隙。有時候風會突然從背後灌過來,或是從側面突然襲擊,讓人站都站不穩。建議大家盡量避開這些危險區域,如果非得經過,最好貼著牆壁走,而且要隨時注意頭頂有沒有招牌或花盆可能被吹落。記得幾年前有個阿伯就是被突然掉落的冷氣支架砸到,真的很可怕。

下面整理幾個颱風天經過高樓區要注意的事項:

危險情況 安全對策 備註
狹管效應強風 貼著牆壁行走、降低重心 風速可能增強2-3倍
高空墜落物 戴安全帽或用手護住頭部 注意招牌、花盆、冷氣機
視線不良 開啟手機閃光燈或穿鮮豔衣物 避免駕駛視線死角
積水區域 繞道而行或用長棍試探水深 小心人孔蓋可能被沖開

其實颱風天最安全的方式就是盡量待在家裡啦!但如果真的得出門,記得穿防滑的鞋子,雨衣比雨傘好用,因為強風很容易把傘吹壞。背包裡可以放個小型手電筒和充電寶,現在很多手機都有緊急求救功能,最好也先設定好。走在路上要特別注意那些看起來搖搖欲墜的招牌或鷹架,寧可繞遠路也不要冒險。

另外提醒大家,颱風天騎機車真的超級危險,尤其是經過橋樑或高架路段的時候。曾經看過新聞,有人連人帶車被吹倒滑行好幾公尺,光是想到就覺得痛。如果非得騎車,速度一定要放慢,雙手緊握把手,遇到強風時可以稍微蹲低身體來降低重心。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