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下藏了哪些寶? | 你家附近有礦場嗎? | 這些礦產讓台灣發大財

台灣礦產資源其實比我們想像中還要豐富,雖然島嶼面積不大,但因為特殊的地質構造,從北到南都藏著不少寶藏。記得小時候常聽長輩說金瓜石的金礦故事,或是看到九份老街上賣的礦石標本,這些都是台灣礦業發展的縮影。今天就來聊聊這些埋藏在我們腳下的自然資源,看看它們如何影響這塊土地的故事。

說到台灣礦產,最著名的就是金礦了。日治時期金瓜石礦區可是亞洲數一數二的金礦產地,光是1904年到1945年間就開採了超過100公噸的黃金。除了黃金,銅礦也是重要資源,像現在的金瓜石地質公園還能看見當年採銅的遺跡。這些礦產不僅帶來經濟價值,更塑造了當地的聚落文化,像是九份、金瓜石的山城風貌,都是礦業發展留下的獨特風景。

台灣的礦產資源分佈其實很有地域特色,這裡整理幾個主要礦區的狀況:

礦區位置 主要礦產 開採時期 現況
新北市金瓜石 金、銅 1890-1987 轉型地質公園
苗栗縣出磺坑 石油、天然氣 1877-至今 仍部分生產
花蓮縣和平 大理石 1960-至今 持續開採
南投縣水里 日治時期-1970 已停採

除了金屬礦產,台灣的非金屬礦產也很重要。像是花蓮的大理石,質地細緻又漂亮,不僅是建築材料,更成為藝術創作的原料。還有苗栗出磺坑的石油,雖然產量不多,但可是台灣最早開採的油井呢!這些資源雖然現在很多都停止開採了,但它們留下的礦業遺跡和故事,都成為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

說到礦業對地方的影響,最有感的就是那些因礦而興起的聚落了。像是猴硐的煤礦讓這個小山城曾經熱鬧非凡,現在雖然不再採煤,但留下的運煤橋、礦工宿舍都變成觀光景點。這些礦業遺跡不只見證台灣的產業發展,更記錄著礦工們的辛勞與汗水。下次經過這些地方,不妨多留意一下,說不定會發現更多有趣的礦業故事。

台灣礦產資源

台灣礦產資源分佈在哪裡?這些地方你絕對想不到!其實台灣雖然面積不大,但地底下藏了不少寶貝,從北到南都有讓人意外的礦產資源,而且很多就在我們日常生活圈附近呢!

先講大家最熟悉的金瓜石和九份,這裡的金礦從日治時期就很有名,但你知道現在還是有少量金礦在開採嗎?而且這邊的礦脈其實延伸到基隆一帶,只是含量沒那麼高。另外像新北市的瑞芳、平溪這些觀光熱點,地底下其實藏著煤礦,雖然現在大部分都停採了,但當年的礦坑遺跡都變成特色景點了。

中部地區的礦產更讓人意外,像南投縣的埔里、魚池一帶,竟然有豐富的黏土礦,這些可是製作陶瓷的重要原料。還有苗栗的汶水、公館地區,這裡的石灰石礦是水泥工業的重要來源,而且品質超好,很多都外銷到其他國家呢!

地區 主要礦產 特色
新北市 金礦、煤礦 金瓜石金礦聞名國際
苗栗縣 石灰石、天然氣 汶水石灰石品質優良
南投縣 黏土、大理石 埔里黏土是陶瓷業最愛
花蓮縣 大理石、玉石 太魯閣大理石舉世聞名
台東縣 金礦、銅礦 金崙溪流域有砂金礦

南部地區的礦產也很特別,像是高雄的燕巢、田寮一帶,地熱資源豐富到可以煮蛋!還有屏東的恆春半島,這邊的珊瑚礁石灰岩是建築的好材料。最讓人驚訝的是台南的左鎮,這裡的泥岩可是製作傳統紅瓦的重要原料,很多古蹟修復都指定要用這邊的土呢!

東部的礦產就更精彩了,花蓮的大理石不用說,連路邊的石頭切開都可能很美。但你知道台東的金崙溪其實有砂金嗎?雖然量不多,但偶爾還是會有人去碰碰運氣。還有宜蘭的南澳,這邊的鐵礦在日治時期可是重要戰略物資,現在雖然停採了,但礦區遺跡還是很有看頭。

為什麼台灣的礦產資源這麼豐富?原來跟地理環境有關!台灣這塊寶島雖然面積不大,但地下可是藏了不少好料,從北到南都能挖到各種礦產,這都要感謝我們特殊的地理位置跟地質構造啦。

台灣位在歐亞板塊跟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處,這兩個板塊互相擠壓了幾百萬年,把地底下的礦物質都擠上來啦!特別是中央山脈那一帶,因為造山運動超級活躍,所以金礦、銅礦這些貴重金屬特別多。像金瓜石那邊的金礦,就是因為板塊碰撞才形成的,以前還被叫做「亞洲金都」呢!

除了金屬礦產,台灣的西部平原跟北部火山區也藏了不少好東西。大屯火山群那邊的硫磺礦,還有苗栗一帶的天然氣跟石油,都是因為火山活動跟沉積環境形成的。說到這個,不得不提一下台灣幾個主要礦產的分佈:

礦產種類 主要產地 形成原因
金礦 金瓜石、瑞芳 火山熱液作用
煤礦 基隆、新北 古代植物沉積
大理石 花蓮 變質岩作用
硫磺 陽明山 火山噴氣作用
天然氣 苗栗、新竹外海 有機物沉積與地熱作用

台灣的地形多變也是礦產豐富的原因之一,從高山到平原,從火山到海底,各種地形都有不同的礦產資源。東部的變質岩區盛產大理石跟玉石,這些都是建築跟工藝的好材料;而西部的沉積岩層則孕育了煤礦跟天然氣,讓台灣早期的工業發展有了能源基礎。

說到這個,不得不提一下台灣的土壤也很特別,因為火山灰的關係,有些地方的土壤富含礦物質,種出來的農作物特別好吃。雖然現在很多礦場都已經停止開採了,但這些礦產資源確實曾經為台灣的經濟發展貢獻不少呢!

台灣礦產資源

台灣人如何利用礦產資源?從日常生活到高科技產業,其實這些看不見的「地下寶藏」早就融入我們的生活啦!雖然台灣不是礦產大國,但聰明的台灣人總能把有限的資源發揮到極致,從你家牆壁的水泥到手機裡的晶片,處處都有礦物的影子喔。

先講最貼近生活的部分,台灣北部過去盛產的煤礦雖然現在很少開採了,但留下的礦坑文化變成超夯的觀光景點,像平溪線的煤礦博物館就是假日親子遊的好去處。而我們每天用的3C產品,裡面的矽晶圓原料就是從石英砂提煉來的,新竹科學園區那些高科技工廠可少不了它!更別說建築用的石材和大理石,台灣東部的花崗岩品質可是世界聞名的。

礦產類型 日常應用範例 產業應用範例
矽砂 玻璃製品、濾水器 半導體晶圓、太陽能板
大理石 地板建材、藝術雕刻 建築裝飾、化工填料
黏土 陶瓷碗盤、紅磚 水泥原料、耐火材料
金銅礦 飾品、紀念幣 電子接點、電路板鍍層

說到高科技產業就不得不提稀土元素,雖然台灣沒有稀土礦,但我們把進口的稀土玩得出神入化。像風力發電機的強力磁鐵、LED燈的螢光粉,甚至電動車馬達都要靠這些「工業維他命」。台積電的製程技術之所以領先全球,關鍵之一就是對各種特殊礦物材料的純化與應用掌握得超精準。下次你滑手機時不妨想想,這小小機身裡可是濃縮了來自地底下的智慧結晶呢!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