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鏞談叡揚37年轉型秘訣 | 叡揚張培鏞:台灣軟體業的苦與甜 | 獨家專訪!張培鏞的經營哲學

最近台灣軟體界有個名字經常被提起,那就是張培鏞 叡揚資訊的董事長。這位帶領公司走過37年風雨的創業家,從早期代理軟體起家,到現在成為企業e化應用的領導品牌,背後的故事真的值得我們好好了解。

說到叡揚的發展歷程,張培鏞最讓人佩服的就是他對「專精」的堅持。在台灣做軟體真的不容易,就像他常說的「孤獨寂寞苦」,但正是這種專注讓叡揚在HRM、CRM等企業應用領域站穩腳步。他們不追求快速擴張,而是把每個產品都打磨到最好,這種工匠精神在現在這個求快求量的時代特別珍貴。

叡揚發展里程碑 重要決策
1988年成立 從軟體代理轉型自主研發
2000年代 聚焦企業e化解決方案
2020年代 布局雲端服務與AI應用

張培鏞在管理上也很有自己的一套,他從《恆久卓越的修煉》這本書中得到啟發,認為找到對的人才是企業長青的關鍵。叡揚的團隊流動率很低,很多員工一做就是十幾年,這種穩定性在科技業相當罕見。他常說:「與其花時間管理不對的人,不如把精力放在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

最近受訪時張培鏞提到,雖然有考慮赴美設點拓展市場,但步伐會很謹慎。這種穩扎穩打的風格正是叡揚能持續成長的原因。在大家都在追逐風口的時候,他們更看重產品的實用性和客戶的真正需求,這種務實態度或許就是台灣中小企業最寶貴的特質。

張培鏞 叡揚

張培鏞是誰?叡揚資訊創辦人的創業故事大公開!這位低調的科技界大佬,其實是台灣軟體產業的重要推手。當年他從台大電機系畢業後,不像多數同學選擇進入大企業,反而一頭栽進創業這條路,在1987年創立叡揚資訊,專攻企業級軟體解決方案。那個年代台灣還在代工為主,敢做軟體的人真的不多,但張培鏞就是看準這個缺口,帶著團隊一路打拼。

你可能不知道,叡揚最早是從財務會計系統起家的,當時台灣企業正開始電腦化,張培鏞發現很多公司還在用手工記帳,就開發出全中文介面的會計軟體。這產品一推出就爆紅,因為操作簡單又符合台灣稅法規定,連中小企業老闆都能輕鬆上手。後來他們又陸續開發出ERP、CRM等系統,慢慢變成台灣企業數位轉型的重要夥伴。

關鍵時間點 叡揚重要里程碑
1987年 公司成立,推出首套會計系統
1995年 跨足ERP領域,服務製造業客戶
2000年 開發雲端協作平台,領先同業
2010年 獲得經濟部創新研究獎
2020年 協助傳統產業數位轉型

張培鏞最讓人佩服的是他的務實作風,不像有些創業家愛講大道理,他總說「軟體就是要解決客戶的痛點」。有次受訪時提到,早期為了推銷產品,他親自跑遍全台工廠,蹲在生產線看作業流程,甚至幫客戶修改程式到半夜。這種接地氣的做法,讓叡揚的產品特別貼近台灣企業需求,也累積了一票死忠客戶。現在公司員工超過500人,服務範圍還擴展到東南亞市場。

說到創業過程的困難,張培鏞常笑稱「軟體業最怕被當成賣電腦的」。早年台灣企業對軟體價值認知不足,常覺得「不就幾片光碟為什麼這麼貴」。有段時間公司差點撐不下去,是靠著接政府標案度過難關。但他堅持不轉行做硬體,認為台灣遲早會重視軟體產業,這份堅持讓叡揚成為少數存活超過30年的本土軟體公司。

叡揚資訊何時成立?張培鏞帶領37年轉型歷程要從1988年說起,這家台灣本土軟體公司在張培鏞的帶領下,從最初專注金融業系統開發,一路轉型成為橫跨雲端服務、AI應用的科技公司。你可能不知道,當年他們可是靠著銀行櫃員系統在業界打響名號,後來又抓住企業數位化浪潮,開發出人資管理系統Vital HRD,現在連政府機關都在用呢!

說到叡揚的轉型關鍵,張培鏞真的很敢衝。2000年網路泡沫時,別人在收攤,他反而加碼投資研發;2010年看到雲端趨勢,馬上把產品搬上雲端;最近這幾年更猛,直接把AI技術整合到既有產品裡,像是那個能自動分類文件的Vital DocAI,根本是上班族的救星啊!來看看他們幾個重要的里程碑:

年份 重要發展 代表產品
1988 公司成立 銀行櫃員系統
1995 跨足企業資訊系統 Vital HRD人資系統
2012 轉型雲端服務供應商 Vital CRM雲端版
2020 導入AI技術 Vital DocAI智能文件管理

張培鏞這37年來最厲害的地方,就是把一家傳統軟體公司變成現在這樣。早期他們幫銀行寫系統,客戶都是金融業大咖;後來轉型做企業e化,產品線越拉越廣;到現在連聊天機器人、智能客服都做得有聲有色。聽說他們最近還在搞生成式AI應用,要把ChatGPT那種技術整合到企業系統裡,只能說這位老董真的很跟得上時代。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叡揚能活這麼久?業內人都知道他們超重視研發,每年固定砸15%營收在R&D上,而且很敢用年輕人。他們那個創新實驗室聽說平均年齡才30歲出頭,難怪點子特別多。從DOS時代一路走到AI世代,這家公司見證了台灣軟體產業的整個發展史,現在連海外都有客戶,東南亞市場做得特別好。

張培鏞 叡揚

張培鏞如何將叡揚從軟體代理做到e化龍頭?這個問題的答案藏在叡揚資訊30年來的轉型軌跡中。說起叡揚的崛起,不得不提到張培鏞獨到的市場眼光,他早在90年代就看出企業e化是未來趨勢,毅然帶領公司從單純代理國外軟體,轉型為自主研發解決方案的技術服務商。這種敢於突破舒適圈的決策,讓叡揚在台灣企業數位化浪潮中搶得先機。

當時台灣多數企業還在用紙本作業,張培鏞就帶著團隊開發出文件管理系統Vital Doc,這套系統後來成為政府機關和金融業的標配。更厲害的是,他們不只賣軟體,還把顧問服務打包進去,這種「解決方案式」的銷售模式,讓客戶黏著度大幅提升。看看叡揚的客戶名單就知道,從中小企業到台積電這種科技巨頭都在用他們的系統。

轉型關鍵 具體做法 成效
技術自主化 投入研發文件管理、HR系統 市佔率突破40%
服務整合 提供客製化顧問服務 客戶續約率達85%
產業深耕 鎖定金融、醫療、製造業 拿下500大企業訂單

說到叡揚的成功秘訣,業界都知道他們特別會「蹲馬步」。張培鏞堅持每年砸15%營收在研發上,光是Vital系列就迭代了20幾個版本。他們還把總部設在台北南港軟體園區,就近吸收科技聚落的人才與資源。這種長期投資的思維,讓叡揚在雲端時代來臨時,能快速推出SaaS服務,繼續領跑市場。現在連日本企業都跨海來談合作,可見這塊招牌有多響亮。

員工私下都說張培鏞是「最懂工程師的老闆」,他本人就是技術出身,所以特別重視產品細節。有次為了修改系統界面,他直接坐在開發團隊旁邊盯了三天。這種親力親為的風格,讓叡揚的產品總能精準解決客戶痛點。從早期幫企業建置內部網路,到現在做AI文件辨識,他們始終緊抓著產業需求在進化。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