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聽過「三槐九棘」這個成語嗎?這個詞聽起來很有古代宮廷的感覺,其實它是用來形容古代朝廷中高官顯貴的位階排列方式。三槐指的是三公的座位,九棘則是九卿的位置,合起來就是代表朝廷中最重要的那些大官啦!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好奇,這些官位到底是怎麼排的呢?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表格來看看:
官位等級 | 對應植物 | 代表人物 |
---|---|---|
三公 | 槐樹 | 太師、太傅、太保 |
九卿 | 棘樹 | 各部尚書等 |
在古代,朝廷開會的時候,這些大官們的座位旁邊都會種相對應的樹木作為標記。三公坐在槐樹下,九卿坐在棘樹旁,這樣大家一看就知道誰是什麼等級的官員了。這種用植物來區分官階的方式,真的很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呢!
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周禮》裡面,後來在《後漢書》也有記載。不過現在我們比較少用這個詞了,反而是在一些歷史劇或是古裝小說裡比較容易看到。像是描寫朝廷鬥爭的戲碼,就常常會提到「位居三槐九棘之列」這樣的說法,用來顯示角色的地位有多高。
有趣的是,雖然現在已經沒有這種官制了,但有些地方還是保留了種槐樹的傳統。像在台灣某些廟宇或是古蹟附近,我們偶爾還是能看到老槐樹,這些樹見證了不少歷史變遷呢!下次看到槐樹的時候,不妨想想它曾經代表過的尊貴意義。
三槐九棘到底是什麼?台灣人必知的成語小知識
大家平常講話偶爾會用到成語,但你知道「三槐九棘」是什麼意思嗎?這個成語雖然看起來很文謅謅,其實跟古代官場文化有關,現在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有趣的小知識。
「三槐九棘」最早出現在《周禮》,指的是古代朝廷種植的樹木。三槐代表三公(太師、太傅、太保)的位置,九棘則是九卿(古代高級官員)的象徵。簡單來說,就是用樹木來區分官員等級的一種方式,後來就引申為「高官顯貴」的代稱。
這個成語在現代雖然不常用,但在一些歷史劇或古裝小說裡還是會出現。比如說:「他家世代為官,可說是三槐九棘之家。」就是在形容這個家族歷代都出高官的意思。
詞語 | 象徵意義 | 對應官職 |
---|---|---|
三槐 | 最高等級 | 三公 |
九棘 | 次高等級 | 九卿 |
有趣的是,這種用植物來代表官位的做法,其實反映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他們認為朝廷的秩序應該像大自然一樣有條不紊,所以連種樹都要講究位置和數量。現在我們看可能覺得很特別,但對古人來說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下次如果在古裝劇裡聽到這個詞,就知道是在講什麼啦!雖然現代社會已經沒有這種官制了,但了解這些成語的由來,不僅能增加我們的知識,也能更深入體會中文的博大精深呢。
何時會用到三槐九棘?這些場合超適合!其實這種傳統工藝品不只是擺好看的,台灣人生活中好多時候都能派上用場。三槐九棘因為做工精緻又帶有吉祥寓意,特別適合用在需要展現誠意或講究儀式感的場合,而且價格不會太貴,送禮自用兩相宜。
先講講最常見的婚禮場合,現在很多新人喜歡在文定儀式上擺三槐九棘當嫁妝,尤其南部鄉親更重視這個傳統。它的枝葉造型象徵開枝散葉,放在新房裡既有祝福意味又能當裝飾品。另外像是新居落成、店面開張時,擺上一組三槐九棘也能增添喜氣,比放招財貓更有台灣味。
其實三槐九棘在商務場合也很實用,特別是傳統產業的老闆們最愛用。要送禮給國外客戶時,比起送茶葉或鳳梨酥,三槐九棘反而更能展現台灣特色。我們整理了幾種常見使用時機給大家參考:
場合類型 | 使用方式 | 推薦尺寸 |
---|---|---|
婚慶喜事 | 文定嫁妝、新房擺設 | 中小型 |
商業送禮 | 致贈客戶、開幕賀禮 | 中型 |
居家佈置 | 玄關擺飾、神明廳裝飾 | 大型 |
節慶活動 | 中秋、春節應景擺設 | 中小型 |
除了這些正式場合,現在很多文青咖啡廳或民宿也會用三槐九棘來營造復古氛圍。它的藤編工藝配上現代裝潢一點都不違和,反而能帶出獨特的台灣美學。有些手作教室還會開三槐九棘DIY課程,讓年輕人體驗傳統工藝,這種時候當然也要準備幾組來當教材。
要特別提醒的是,選購三槐九棘要注意材質和做工。正港台灣製的會用天然藤材,摸起來手感紮實,擺久了也不會變形。市面上有些便宜貨是用塑膠仿的,雖然看起來差不多,但就少了那份傳統工藝的溫度。建議可以到鹿港、台南這些傳統工藝盛行的地方找老師傅訂做,既能支持本土產業又能買到好貨。
為何古人要用三槐九棘比喻官位?歷史故事大公開
大家有冇聽過「三槐九棘」呢個成語?其實佢係古代用來比喻官位高低嘅專用詞,背後仲有個好有意思嘅典故。話說周朝時期,朝廷種咗三棵槐樹同九叢棘樹喺宮門外,唔單止係裝飾咁簡單,仲暗藏咗一套完整嘅官階制度。當時大臣們上朝時,就要根據自己嘅官位高低,分別企喺槐樹或棘樹旁邊,等皇帝一眼就睇得出邊個係大官邊個係小官。
呢個制度背後反映咗古人好重視「名位有序」嘅觀念。槐樹因為長得高大挺拔,象徵高官顯貴;而帶刺嘅棘樹就代表基層官員。最有趣嘅係,連企位都有講究:
植物種類 | 官位等級 | 站立位置 |
---|---|---|
槐樹 | 三公 | 最前排 |
槐樹 | 卿大夫 | 中排 |
槐樹 | 士 | 後排 |
棘樹 | 低階官員 | 最外圍 |
隨住時間演變,「三槐」慢慢變成宰相嘅代名詞,而「九棘」就泛指一般官員。呢個制度到咗漢朝都仲有人用,後來雖然冇咗實際用途,但就變成文學作品常用嘅典故。好似《周禮》入面就有記載:「面三槐,三公位焉」,證明當時真係有咁嘅規矩。
講到呢度,不得不提古人嘅智慧真係好犀利,連種樹都可以同官制結合得咁巧妙。佢哋唔單止用植物區分官階,仲將自然景物融入政治制度,等後世嘅人可以從日常事物聯想到權力結構。而家我哋睇古裝劇,見到大臣分兩排站立,其實就係從「三槐九棘」嘅傳統演變過嚟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