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河海 | 特色 | 源頭 | 入海口 | 位置 | 地理 | |
---|---|---|---|---|---|---|
中國第二大河│長江│ 第三長的亞洲河流,僅次於尼羅河和亞馬遜河│ 阿里山脈│ 東海│長度第一,流量第一,流域面積第一, | 人口佔全國三分之一,水運通航里程第一,長江經濟帶佔全國四成以上 。 | |||||
中國第二大河│黃河│ 世界含沙量最高的大河 │ 巴顏喀拉山│ 渤海 │ 流域第三,流量一般,長度第二,含沙量極高。│孕育了中華文明,與長江並列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
流域第三位│珠江│ 中國南方最大河流區域│ 西北山脈│ 南海│ 長度無法與長江黃河比擬,但經濟最發達地區│ 國民集中在下游和珠江三角洲。│ |
黃河位置
黃河,中華文明的搖籃,自古以來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地理位置更是影響了中國的歷史發展。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全長5464公里,橫貫中國九省二自治區,最終注入渤海。黃河位置變遷頻繁,下游河道常因泥沙淤積而改道,形成錯綜複雜的黃河三角洲,對沿岸地區造成重大影響。


黃河段落與主要流經城市
段落 | 流經城市 |
---|---|
上游 | 西寧市、蘭州市、銀川市 |
中游 | 鄭州市、開封市、洛陽市 |
下游 | 濟南市、天津市 |
黃河位置時間變遷
時期 | 河道位置 | 主要特點 |
---|---|---|
早期 | 流經山西省汾河流域 | 稱作「夏河」 |
中期 | 流經豫魯交界的黃泛區 | 形成大面積的黃河三角洲 |
近代 | 流經山東省、蘇北地區 | 多次改道,泛濫嚴重 |
現代 | 由人工措施控制下游流向 | 河道基本穩定 |
黃河位置的影響
- 農業生產:黃河沖積平原土壤肥沃,適合農業耕作,成為重要的糧食產區。
- 水資源供給:黃河水量豐富,是北方地區重要的水源,灌溉了大片農田和城市。
- 交通運輸:黃河航運歷史悠久,曾是重要的內陸水道,促進了沿岸地區的經濟發展。
- 城市發展:黃河沿岸聚集了許多大城市,如鄭州、開封、濟南,成為重要的經濟和文化中心。
- 地貌特徵:黃河沖刷形成豐富的地貌特徵,如黃河壺口瀑布、晉陝大峽谷等自然奇觀。
黃河位置保護
治理黃河位置變遷是中國政府持續關注的重點。自古以來,歷朝歷代都採取各種措施,如築堤防洪、疏通河道等,以控制黃河水患,保護沿岸居民生命財產。
表格:黃河概況
項目 | 數值 |
---|---|
發源地 | 青藏高原 |
全長 | 5464 公里 |
流經省份 | 9 省 2 自治區 |
入海口 | 渤海 |
延伸閲讀…
黃河_百度百科
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