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字多義考述
只,原指句末語氣詞,表示終結或感嘆。如「母也天只,不諒人只!」(《詩經·鄘風·柏舟》)


宋代以降,隻字用法逐漸擴展,涵蓋以下義項:
用途 | 解釋 | 例句 |
---|---|---|
限止 | 表示限制或限定 | 諸侯歸晉之德只,非歸其屍盟也。(《左傳》) |
強調 | 對主語進行限定和強調 | 別來楊柳街頭樹,擺弄春風只欲飛。(韓愈《鎮州初歸》) |
推斷 | 根據情況推斷或假設 | 若時樂,樂時苦,只個修行斷門户。(一缽和尚《一缽歌》) |
完成 | 表示行為或狀態持續或完成 | 魯智深離了桃花山,放開腳步,從早晨只走到午後。(《水滸傳》) |
代詞 | 相當於「這」 | 他前面引尺,我背後把他跟隨。(高文秀《黑旋風》) |
另外,隻字在方言中也有特殊用法:
- 江蘇、浙江方言:表示「才」或「僅只」
- 山東方言:表示「隻身一人」
結論:
《廣韻》記載,隻字讀作「章移切,平支」,本義為句末語氣詞。隨著語言的發展,隻字用法豐富,成為漢語中一個重要的多義詞,在不同情境中發揮著不同的語義作用。
只的部首:心
一、心字的起源與演變
心部首,又稱”忄”,在甲骨文中寫作”心”,像人心形的形狀,是一個象形字。在金文和篆文中,心字的形狀逐漸變化,成為了一個心形的上半部,加上一個點,表示人的心臟。
二、心部首的部首特點
心部首屬於獨體部首,由一個筆畫寫成,具有以下特點:
- 筆畫:一個點或橫
- 形狀:心形或其上半部
- 位置:通常位於字的左上角
三、心部首的組字規律
心部首常用來表示與心靈、情感相關的事物,如:
- 愛、憎、喜、怒、哀、樂等情緒
- 想、念、憶、慮等心理活動
- 心、意、志、願等內心世界
四、心部首的用字範例
包含心部首的漢字範例:
字 | 拼音 | 注音 | 解釋 |
---|---|---|---|
愛 | ài | ㄞˋ | 喜歡 |
想 | xiǎng | ㄒㄧㄤˇ | 思考、設想 |
志 | zhì | ㄓˋ | 志向、理想 |
願 | yuàn | ㄩㄢˋ | 願望、心願 |
恐 | kǒng | ㄎㄨㄥˇ | 恐懼、害怕 |
懷 | huái | ㄏㄨㄞˊ | 心中懷念 |
情 | qíng | ㄑㄧㄥˊ | 情感、感情 |
五、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