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bc 金庫】驚!滙豐銀行地底金庫密道直通大海!?

【hsbc 金庫】驚!滙豐銀行地底金庫密道直通大海!?

【歷史與建築之謎】中銀大廈與滙豐銀行的風水玄機

滙豐銀行大廈:靈活拆建的象徵

矗立於皇后大道中1號的滙豐銀行大樓,是滙豐落腳香港百餘年的第四代總部。建於1980年代,由獲得普利茲克獎的諾曼·福斯特操刀設計,耗資52億港元,堪稱當時全球造價最高的建築。

別於傳統石材結構,滙豐大樓使用鋼鋁建材,採用懸掛式鋼架設計,外觀猶如巨型衣架。組件預先於海外製作,加快施工效率。靈活的設計使大樓可輕易拆解或組裝,傳聞應對回歸前夕的政局變動。

hsbc 金庫 Play

大樓地庫設有連接出海的隧道,用於安放水管,引海水沖廁及冷氣使用,並非外界所稱的「秘道」。

殖民時代的金融霸主

殖民時期,滙豐掌控香港經濟命脈和政治格局,扮演著「中央銀行」角色,發行鈔票並管理銀行結算,對貨幣供應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hsbc 金庫

1970年代末,香港前途未卜,英資逐漸淡出香港舞台。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訂,滙豐於1990年宣佈重組,遷冊倫敦。

中銀大廈的崛起與象徵意義

1990年,比滙豐更高的中銀大廈落成,維港天際線為之改觀。其巍峨聳立的姿態,象徵著英資時代的落幕和中國崛起的時代來臨。

特色 滙豐銀行大廈 中銀大廈
設計者 諾曼·福斯特 貝聿銘
落成年份 1980年代 1990年
建築高度 44層 70層
建材 鋼鋁 鋼筋混凝土
造價 52億港元 不詳
象徵意義 英資銀行霸權 中國崛起
建築元素 衣架狀懸掛式鋼架 斜向三角形
風水傳聞 可輕鬆拆解和組裝 聚財效應,與滙豐形成尖峯相鬥

兜兜轉轉的風水局

[滙豐銀行的建築風水局傳聞]
1. 可輕鬆拆解組裝:應對回歸前夕的政局變動,可隨時拆走重建。
2. 地庫秘道:存有金庫寶物,可用於運走財富。
[中銀大廈的建築風水局傳聞]
1. 尖峯相鬥:與滙豐大樓形成尖角對峙,鬥尖聚財。
2. 斜向三角形:象徵財富聚攏,並將滙豐銀行的財氣吸聚而來。

時至今日,這些風水傳聞依然是太平山下津津樂道的都市傳説,真實性仍待考證。然而,滙豐和中銀大廈的建築設計、歷史脈絡和象徵意義,共同勾勒出一幅香港經濟和政治變遷的畫卷。

HSBC 金庫:銀行業的世紀強盜案

HSBC 金庫,位於香港中環,曾是全球最大且最安全的私人銀行金庫之一。然而,在 1970 年代,發生了一場至今仍縈繞在銀行業的世紀強盜案,震驚了全世界。

劫案經過

1975 年 9 月,一羣劫匪以精密的計畫破壞了 HSBC 金庫嚴密的保安措施。他們利用鑽石切割機切開金庫門,盜走了價值超過 600 萬英鎊的現金、珠寶和貴金屬。

以下是劫案的部分細節:

細節 説明
作案時間 1975 年 9 月
目標 HSBC 金庫(香港)
贓物 現金、珠寶、貴金屬(價值超過 600 萬英鎊)
劫匪 5-7 人
手法 利用鑽石切割機切開金庫門

調查與追捕

劫案後,香港警方展開了大規模調查,並與國際刑警組織合作追捕劫匪。儘管投入大量人力資源,但劫匪仍逍遙法外。

多年來,關於劫案的各種猜測和陰謀論層出不窮。有人認為劫匪是內鬼,利用對金庫的瞭解協助劫案。其他人則推測劫案與有組織犯罪有關。

金庫遺址

在劫案發生後,HSBC 金庫遺址一直空置。由於其歷史意義和標誌性特徵,金庫已被改建為一個博物館,向公眾展示劫案的細節和銀行業的保安措施進展。

影響與遺產

HSBC 金庫劫案至今仍被視為銀行業史上最著名的強盜案之一。它凸顯了即使是最安全的防護措施,也可能在精心策劃的攻擊下被攻破。

劫案導致 HSBC 加強了其保安措施,並促使其他銀行評估和改善自己的防禦機制。金庫遺址提醒著銀行業歷史上的這一重大事件,並持續提醒人們保安的重要性。

延伸閲讀…

隱藏的小金庫| 文章– 滙豐機滙

Way History: 滙豐金庫HSBC Main Treasury (183010861)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